[1] |
姚坚1, 姚海根1,张世玺1,李瑾2,范文俊2,孙达2,冯金祥2 . 嘉兴市晚粳稻主栽品种的科技进步及产量因素的函数效应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20, 26(6): 60-63. |
[2] |
成臣1,黎星1,谭雪明1,商庆银1,曾研华1,石庆华1,曾勇军1*,吕伟生2,王玮3,陈芸3. 播期对南方优质晚粳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5): 58-63. |
[3] |
姚坚1,张世玺1,姚海根1,李瑾2,孙达2. 氮肥用量对浙北地区不同类型晚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5): 121-122. |
[4] |
张朝钟1,杨从党2,陶加进1,戈芹英1,万卫东1,王勤1, 田文伟1,兰秋波3*. 保山坝粳稻抵御干旱高产技术集成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2): 111-113. |
[5] |
刘文江,曾宪平*,刘雪娥. 早熟、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川作优8727的选育和应用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S1): 46-47. |
[6] |
陈国,叶朝辉,黄宣,金林灿,施贤波. 单季晚粳稻新品种宁8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5): 101-103. |
[7] |
徐洁芬,朱邦辉,张庆. 武运粳3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6): 109-110. |
[8] |
杨瑞芳.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沪LPR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2): 87-88. |
[9] |
陆金根1, 高荣村1, 李鹏1, 徐美玲2, 李金军1*. 低直链淀粉含量晚粳稻选育及食味品尝结果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14, 20(4): 41-45. |
[10] |
袁亚莉1, 潘世江1, 杨齐1, 张正荣2, 罗利2, 李德辉2, 张红莲2, 陈小刚2. 川南水稻开厢免耕节水强化栽培集成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4, 20(2): 50-52. |
[11] |
郭桂珍1, 张奎林2, 杨春刚1, 邱志刚1.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吉粳51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4, 20(2): 76-77. |
[12] |
潘秋波1, 陈永全2, 杨强1, 李建群1. 平湖市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初探[J]. 中国稻米, 2014, 20(2): 91-92. |
[13] |
孙永飞, 梁尹明*, 陈银根, 冯忠民, 陈金焕, 陈锋. 超级稻甬优12产量1 000 kg/667 m2手插栽培技术初步集成[J]. 中国稻米, 2014, 20(1): 63-67. |
[14] |
肖玉苹,徐建强,郭恒德,唐奇财. 施氮量对机插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产量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3, 19(6): 73-74. |
[15] |
康洪灿. 菜后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集成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3, 19(1): 81--82,84. |